台连发47道禁令,限南非60天内恢复台“代表处”,大陆为南非兜底
当地时间7月21日,南非政府通过政府公报宣布,将台湾地区驻南非的两个机构改名为“驻约翰内斯堡台北商务办事处”和“驻开普敦台北商务办事处”,并明确其职能仅限于提供领事服务和开展非政治性活动。这已是南非自去年10月以来第三次对台湾驻南机构进行降级处理。
面对这一外交挫折,台当局于9月23日高调宣布对出口南非的芯片、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47项产品实施禁令,给出60天预告期,要求南非恢复所谓的“代表处”原有名称和地位。然而,这场看似强硬的反制却在短短一天后出现急转弯。9月25日上午,台当局经济部突然声明暂缓实施这一出口管制措施。
南非外交转向的深层逻辑
展开剩余87%南非对台政策的调整并非突发事件,而是基于国际法理和战略考量的慎重决定。南非外交部多次引述联大第2758号决议,以一个中国政策为依据,调整与台湾地区的交往层级。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发言人克里斯的表态清晰表明了南非的立场:“南非和台湾关系不具政治性”。这种表述与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一个中国原则完全一致。
比勒陀利亚将外交代表机构集中在首都,而将商务办事处设于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的做法,符合南非的外交惯例。南非强调,首都应为外国大使馆和高专署所在地,而台湾地区的办事处不具备外交地位。
从经济角度看,南非正在追求从资源开采型经济向价值创造型经济的转型。发言人克里斯平·菲里表示:“南非打算超越单纯资源开采的模式,迈向战略性价值提升的道路。” 这一转型需要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深化合作。
南非早在1998年就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并与中国正式建交。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700亿美元,相比台湾与南非仅14.8亿美元的贸易额,差距悬殊。
台当局将半导体出口“武器化”的决策,暴露了其对自身经济影响力和国际政治现实的严重误判。
根据2024年数据,台湾地区对南非出口的半导体产品价值仅约400万美元。而中国大陆对南非的芯片出口规模是台湾的三倍。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约占全球28%,完全有能力填补任何可能出现的供应缺口。
台当局的制裁威胁尤其针对南非汽车产业所需的芯片,但却忽略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多元性和韧性。南非完全可以转向其他供应商,且南非自身是铂、钯等半导体关键金属的重要供应国,具备反制筹码。
南非有关部门回应称:“南非是铂族金属的关键供应国,对全世界半导体行业非常重要。” 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台当局的严厉警告,暗示南非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台当局大搞政治操弄,蓄意干扰破坏全球芯片产供链稳定。” 他同时表示,中国大陆芯片产业发展迅速,成熟制程芯片产能约占全球28%,先进制程芯片领域不断实现突破性进展。
一日内的政策急转弯
台当局经济部在9月25日上午突然宣布暂缓实施对南非的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政策急转弯,揭示了原先决策的仓促和考虑不周。
经济部解释称,暂缓实施是“跟外交部讨论及确认”的结果,并承认“整件事涉及外交关系”,外交单位有“另外的考量”。这一表述暗示台当局内部对如何回应南非存在分歧。
南非是台商在非洲的重要市场之一,全面对抗可能导致台湾地区企业在南非面临更多障碍。制裁措施将更多损害自身利益。
同时,台当局可能没有预料到中国大陆会如此迅速且明确地表达对南非的支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制裁消息传出后立即表示,中方愿同南非扩大包括芯片在内的各领域合作,这给台当局造成了更大的战略压力。
彭博社评论指出,这是台湾当局首次利用半导体产业作为武器,来对付与中国大陆关系密切的国家。然而,这一尝试的失败表明,经济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实际贸易规模和可替代程度。
中国政府对南非坚守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明确表示了赞赏。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方愿与南非在芯片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大陆不仅在外交上支持南非,更准备了实质性的经济合作方案。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能约占全球的28%,完全有能力保障南非的芯片供应。
中国还表示将推动“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进展”。这一表态暗示,中国可能在南非最关心的领域——产业升级和技术转移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南非实现从“单纯资源开采”到“战略性价值提升”的转型。
与台当局的贸易限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强调与南非的合作共赢关系。中南两国作为金砖国家成员,在国际事务上合作密切,从联合国到世贸组织,南非对中国的支持从未动摇,而中国也在非洲发展问题上给予了南非极大支持。
国际格局与未来走向
这一事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巩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调整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方式,将其严格限制在非官方层面。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进行选择时,经济考量日益重要。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市场容量和供给能力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台湾地区在全球半导体生态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而非全产业链控制。试图将这一优势转化为政治筹码,不仅难以奏效,还可能加速各国供应链的多元化战略。
这场由机构改名引发的风波,最终以制裁威胁的撤回告终。它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国际现实:一个中国原则已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试图通过经济胁迫改变国家主权规范的行为,难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支持。
台当局所谓的“邦交国”数量从巅峰时期的30多个跌到如今仅剩12个。即便在这些仅存的关系中,台当局也要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去“维持关系”,让台湾内部民众怨声载道。
南非政府一份简单的改名公告,引发了台当局从高调威胁到尴尬撤兵的全过程。台当局的“47道禁令”在短短一天内从宣布到暂缓,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而中国大陆方面仅用一组数据就化解了这场危机:大陆对南非芯片出口是台湾的三倍。台当局的“芯片威胁”成了一场既没有实际伤害力,也没有国际观众捧场的独角戏。
信息来源:
台当局对南非限制芯片出口,外交部回应
2025-09-24 16:09·极目新闻
台当局对南非实施芯片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2025-09-24 15:41·环球网
信息来源:
台当局对南非限制芯片出口,外交部回应
2025-09-24 16:09·极目新闻
台当局对南非实施芯片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2025-09-24 15:41·环球网
发布于:江苏省下一篇:没有了

